常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会致癌吗?

关注问题

微波炉加热属于物理加热,形象的来讲就是利用食物中的极性分子(水、蛋白质、糖和脂肪)的剧烈震荡、摩擦产热而自己煮熟了自己。有人担心微波炉加热食物会对身体有危害,这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

① 正常使用微波炉不会致癌:感觉很多人在使用微波炉时就像春节放鞭炮,启动之后就迅速逃出厨房,担心靠近微波炉会让自己致癌。其实,微波炉使用过程中是封闭的,因工艺问题会有少量微波泄露出来,目前微波炉微波泄漏的国际标准是不超过5mW/cm2,而且离微波炉门越远,辐射强度越低。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说明低强度的微波辐射与癌症之间有直接的关联。所以只要选用质量可靠的微波炉,在微波炉启动的时候不过于靠近炉门,就不用担心微波辐射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② 微波烹饪的食品不致癌:微波烹饪食品的原理是使食物中的极性分子相互摩擦产生热量,这种方式显然不会使食物本身产生致癌物质。

如果使用微波炉不当,食物加热温度过高,超过200度时蛋白质可能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比如鱼肉煎炸烹调的时候;超过300度,食物中的脂肪会大量产生苯并芘类致癌物,比如烤羊肉串、烤肉、肉类烹调不当发生焦糊的时候,即使不使用微波炉烹饪也同样会出现,比如煎炸、烤制的油条、面包、饼干、点心、薯条、薯片、咖啡豆等食品都会产生不同量的丙烯酰胺,这不单纯是微波炉的问题;同理,肉类食物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发生局部焦糊也会使蛋白质产生杂环胺,但这种情况在用炒锅或煎锅的时候出现的更多,比如煎炸鸡蛋、豆腐、肉排、烤肉、炸丸子等食物的时候。加热温度超过300℃,食物中的脂肪会大量产生苯并芘类致癌物。微波炉长时间高温烹制的五花肉、排骨、黄油、奶酪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容易在高温下产生杂环胺和苯并芘类致癌物质,所以需要按照提示设定加热时间和强度,并注意翻动。

事实上,很多研究表明,合理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比使用传统烹调方式加热食物能够保留更多的营养物质,例如微波炉短时间内加热的水果和蔬菜,相比于传统方法加热的维生素C、硫甙类物质、植物类黄酮和叶绿素可以保留更多。

举例:微波炉烧黄鱼

原料:大黄鱼500g、生菜50g、姜丝10g、葱20g、蚝油5g、生抽5g、黄酒10g、橄榄油5g。

做法:

①   刮掉鱼鳞后,用刀在鱼腹部后面浅划一刀;用两根筷子从鱼嘴插入,分别压住鱼鳃后插进鱼肚子,然后将筷子交叉慢慢转动,拖出筷子的同时将鱼的内脏全部拽出。

②   鱼背上划开一刀,深见鱼骨;蚝油、生菜和黄酒混合成料汁,均匀淋在鱼身上,腌渍10分钟;

③   准备好鱼盘,葱姜丝撒在鱼身上, 微波炉高火加热5分钟;

④   暂停加热后,把鱼翻过来,继续用中火加热2分钟;

⑤   取出鱼后,放入洗干净的生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