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梗阻性黄疸患者如何减黄?

关注问题

黄疸是当血液中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生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巩膜黄染常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发现。当血液中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

黄疸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肝炎导致的,但部分胰腺癌患者当肿瘤侵犯胆总管时也会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随着肿瘤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陶土样便,浓茶色尿液。

因为胆汁是脂肪消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当胰腺癌堵塞胆道,胆汁无法顺利的进入肠道,常会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泄等消化道症状。而胆汁入血后可引起皮肤瘙痒、心动过缓、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头痛和发热。

对于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是否需要术前减黄目前没有统一定论,大部分学者认为,并不是伴有黄疸的胰腺癌患者都需要术前减黄,当其血清胆红素高于200µmol/L并伴有急性胆管炎、营养不良时建议采取术前减黄。术前减黄的方式较多,目前常用术前减黄方式有经皮PTCD或PTGD、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和经内镜置入胆管支架引流。ENBD即通过十二指肠镜将鼻胆管穿过梗阻部位引流胆汁。而PTCD或PTGD则是在超声引导下通过细针经皮肤肝脏穿刺进入扩张的胆道或胆囊置入引流管将胆汁引流到体外。这几种方式各有利弊,ENBD难度较高,因需要穿过梗阻部位可导致肿瘤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而PTCD或PTGD需经肝脏穿刺,有误伤肝脏血管的风险,另外胆汁引流到体外也会导致一系列因胆汁流失而产生的并发症。

对于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除了上述措施外仍可采取手术的方式做胆汁的内引流,即绕过梗阻部位,做胆管或胆囊空肠的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