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化疗引起的局部反应?

关注问题

静脉化疗时,化疗药物可引起血管内膜损伤和血管平滑肌痉挛。由于化疗药物本身就毒性大、浓度高、疗程长或反复应用,加上血管本身的原因和渗漏、用药顺序不妥、或处理不当,轻者局部可引起静脉炎,表现为静脉部位疼痛、皮肤发红,以后沿静脉皮肤色素沉着,脉管呈索条状变硬,往往导致静脉栓塞;重者还可引起局部皮下组织的化学性炎症,表现为漏药局部红肿、疼痛严重,可持续 2 ~ 3 周,如漏药当时未作处理,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形成溃疡而经久不愈。

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避免直接推注药物,而通过输液器将药物分段冲入,并间断放开输液夹,使液体不断稀释化疗药物,以减轻药物对静脉的刺激,同时也应注意左、右臂静脉交替输注。使用“喜疗妥”外涂或新鲜土豆片外敷可减轻静脉炎症状。

对于化疗药物引起的组织坏死,防胜于治。如需多次用药或病人静脉过细,可采用深静脉置管(目前比较常用的主要包括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皮下植入式输液港(皮下泵)两种形式预防药物外渗并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也使病人减少多次穿刺之痛苦。

减少化疗药物局部反应要避免药物外渗,一旦出现外渗要立即:

①停止输液;

②抬高肢体;

③保留针头,回抽外渗药物;

注入 5 ~ 10 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渗出药物;

⑤局部使用解毒剂:HN2、MMC、Act-D 渗漏出用硫代硫酸钠,ADM、VCR 漏出则用碳酸氢钠;

⑥局部外用类固醇;

⑦ 2%普鲁卡因局封;

⑧冷敷;

⑨局部用中药或硫酸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