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疗期间白蛋白下降,输注氨基酸是否有效?

关注问题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机体不能合成而只能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而非必需氨基酸则可以通过机体自身转化而产生。但在营养不良时,必需氨基酸来源不足,体内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也会受到影响。

在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酰胺和精氨酸颇受重视。前者是小肠黏膜、淋巴细胞及胰腺腺泡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为合成代谢提供原料,促进细胞增殖,还参与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合成。后者可刺激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促进蛋白质合成,还是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很好的能源,在作为营养物质的同时有强化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谷氨酰胺对放化疗患者有特殊的意义,谷氨酰胺是人体内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作为快速增殖细胞的氧化燃料和核苷酸合成的前体被利用,特别是在应激等分解代谢旺盛的情况下,谷氨酰胺的需求明显增加,而谷氨酰胺的不足可导致肠黏膜损害和免疫功能下降,谷氨酰胺增强化疗敏感性和防止放射性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形成的抗氧化剂谷胱甘肽有关。

临床上常用的氨基酸制剂一般分为平衡型制剂和特殊配方的制剂。以营养为目的的氨基酸制剂应含有血液中的各种氨基酸且相互比例应适当,称为平衡型制剂。超过 80% 的患者均采用平衡型制剂,耐受性和疗效都很好,只有不到 20% 的特殊患者,需要采用某种特殊配方的制剂。过多的氨基酸供给可加重肝、肾负担,造成器官损害,应予避免。氨基酸混合液才是能提供机体生理性蛋白质营养的静脉制剂,是目前理想的供氮物质。

首先,放化疗患者在能正常进食的情况下,不需要输注氨基酸液。即使因厌食、呕吐、剧烈腹泻等进食不够时,只要肠道功能还健全,就应该采取肠内营养的方式,通过口服补充肠内营养制剂,鼻饲管或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其次,即使当患者肠道功能有障碍,如完全性肠梗阻时,需要从静脉补充营养。这时,也最好是由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电解质等混合而成的“全合一”肠外营养液,而不是单纯输氨基酸液。

研究表明,仅仅输注氨基酸液,在患者总能量、碳水化合物不足的情况下,氨基酸主要被用于供能,而不是我们希望的用于合成白蛋白等其他功能蛋白。同时,有研究表明,单纯输注氨基酸,可能加重患者肝肾功能负荷,不利于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