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是否不能吃大豆?应该怎么吃豆制品?

关注问题

曾几何时,肿瘤学家警告过我们,乳腺癌患者不宜食用豆制品,特别是雌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妇女。实际上,大量研究指出,虽然豆制品含有植物雌激素,但它的作用非常弱,类似于良性的雌激素类雌三醇的作用,这种植物雌激素的作用实际上可以帮助肿瘤患者,而非有害。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认为我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大豆消耗量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 20 倍,妇女乳腺癌发病率低与大豆中植物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豆异黄酮。

既然大豆异黄酮对妇女健康、对预防乳腺癌有这么多益处,为什么还说乳腺癌慎吃豆制品呢?这是因为有人认为乳腺癌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并且绝经后的妇女通常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则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冠心病、静脉血栓栓塞等疾病的发病率。而大豆异黄酮虽然结构上与雌激素相似,但在体内作用是不同的。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细胞的体外实验等,其研究结果都显示应该鼓励妇女吃富含大豆异黄酮的豆制品。

植物雌激素不等同于雌激素。体内雌激素的作用取决于其与雌激素受体的结合,雌激素受体常见于乳腺、子宫、骨、血管和泌尿生殖系统。人体内的雌激素通过与受体结合,能刺激乳腺细胞和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对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促进作用。而大豆及豆制品中含有的植物雌激素能改善由于身体雌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其对乳腺增生的促进作用仅为雌激素的千分之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适量摄入豆制品(如每日 50 克大豆)不会增加或加重乳腺小叶增生的发病风险及病情发展。

植物雌激素还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大豆异黄酮对体内雌激素水平具有双向调节功效,其可根据体内雌激素浓度高低、受体数目、结合程度等不同情况,对机体雌激素活性呈现促进或拮抗作用。一般说来,大豆异黄酮只在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时才表现为促进雌激素的作用,因此,乳腺增生患者不必担心豆制品的摄入导致体内雌性激素水平的增高。

同时,适量摄入豆制品,植物雌激素并不会超标。不同豆制品中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含量不同,每日食用 300 毫升豆浆及 100 克豆腐,大豆异黄酮的总摄入量约为 47 毫克,基本与绝经前女性推荐摄入量持平,低于绝经后女性推荐摄入量。大豆异黄酮的每日推荐摄入量在成年男性、绝经前女性为每天 40 毫克,绝经后女性为每天 60 毫克,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及孕妇则为每天 25 毫克。

黄豆可加工成为数百种豆制品,常吃的有豆腐、豆腐丝、豆腐干、豆芽、豆浆、豆腐脑、腐乳等。黄豆膳食种类也有很多,各有各的功效。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平衡膳食宝塔中每日豆类及豆制品摄入量为生大豆 40 克,相当于 10 ~ 25 克大豆蛋白。根据现有资料,豆制品无碍妇女身体健康,对预防乳腺癌也是有益而无害的。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大豆异黄酮的补充剂可以预防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