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体重下降多,又不能进食,需要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吗?

关注问题

首先要判断患者不能进食的具体情况,如果是完全不能经口进食,还要判断胃及肠道功能是否正常,如果胃肠功能正常,医生可以用鼻饲管或造瘘管把食物或肠内营养液送到肠道,一方面从肠道给予的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同时更有利于机体对营养素的代谢。如果可以部分经口进食,但不能摄入正常状态的食物(如固体食物)而只能进食流质,就可以考虑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如果患者因为严重呕吐、剧烈腹泻、厌食、放化疗引起肠炎等对胃肠功能有明显影响的情况而完全不能进食时,可以考虑静脉营养补充。

静脉营养补充又叫肠外营养,也就是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均通过静脉输液提供。对于无法进食且体重下降较多的患者,首先要考虑的是维持其基本的能量代谢和满足机体需求。确定不能进食普通食物或者流食时,可以先通过全肠外营养给予能量支持,并逐渐过渡到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补给,以期达到满意的能量供应量。

有研究报告认为,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后,病情获得改善的可能性较大。对于非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 ( 预计生存期超过 3 个月 ),营养支持的目的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虽然目前仍存在争议,但还是有一些设计严谨的临床研究发现,与无营养支持适应证的患者相比,有适应证的患者在接受合理的营养支持后,其病情获得改善的比例较大,这证实了合理营养支持的有效性。对预计生存期超过 3 个月的患者,如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就应结合临床情况给予营养支持。这主要针对 :

(1) 预计口服摄入量不到预计能量消耗的 60%,且此情况已超过 10 天者;

(2) 预计不能进食时间超过 7 天者;

(3) 已发生体重下降者。营养支持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实际摄入与预计摄入的差额,以维持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此外,在肠外营养的成分配置上,应该加大脂肪的供能比,减少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一些新型的免疫型营养制剂,如 ω-3 脂肪酸制剂、精氨酸以及谷氨酰胺等配方经临床研究证实均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