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术能治疗肺癌?

关注问题

肺癌的全称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指起源于支气管和肺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不断长大,另一方面癌细胞会从肿瘤上脱落,进入淋巴管和血管,最终发生淋巴转移和血液转移,又叫远处转移。如果在肿瘤未发生远处转移时,通过外科手术将原发肿瘤和局部转移淋巴结彻底切除,就有可能彻底治愈肺癌。

外科医生尝试应用手术切除治疗肺癌最早可追溯到 1821 年,但直到 1933 年手术切除疗法才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这一年华盛顿大学的医生在圣路易斯的巴恩斯−犹太医院完成了历史上第一例成功的肺癌切除手术。患者是一位 48 岁的男性产科医生,手术方式为左侧全肺切除术。手术后患者继续开业行医,无瘤生活了 30 年,死于与肺癌无关的疾病。这一手术的成功给了外科医生极大的信心,使人们确信外科手术可以治愈当时令人束手无策的肺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的发展,医学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治疗肺癌的新方法,但直到今天外科手术仍然是肺癌最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最新的资料显示,体检时通过进行胸部 CT 扫描发现的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超过 90%的肺癌患者能 够存活 10 年以上。

(1) 根治性手术

对于早期肺癌,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肿瘤及胸内的转移淋巴结,即所谓的“根治性切除”,力求达到根除疾病的目的。在不同的年代对根治性手术的定义也不同,在几十年前认为手术切除的越多,如全肺切除,便是所谓的“根治术”。但全肺切除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早期所谓的“根治术”患者仍有不少在手术后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长期生存期并未获得延长。近年来,肺癌手术原则强调“最大限度的切除病灶,最大限度的保护肺功能”,认为只要彻底地切除了肺癌病灶,手术切缘阴性,就属于根治性手术。有些相对晚期的肺癌患者在经过手术前化疗后病灶明显缩小,为手术切除创造了条件,使难以切除的肺癌,达到了根治性切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应当指出的是,外科根治性手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根除肺癌,要取得好的疗效,还是要通过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才能提高肺癌的长期生存率。

(2) 姑息性手术

与根治性手术相对应的是姑息性手术,它是以切除全部或部分病灶,减轻肿瘤相关症状,减少患者痛苦为目的的手术,能够使肺癌患者咳嗽、咯血、发热等症状减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另外有少数患者除肺部肿瘤外,经过仔细全面的检查在肺外仅有单一的脑或肾上腺转移病灶,也可行胸部病灶及脑或肾上腺局部病灶切除术,这种扩大手术也属姑息性切除术。对姑息性切除术患者,手术仅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结合手术前后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温馨提示

从医学发展规律来看,外科手术是局部治疗的一种手段,具有一定创伤性和破坏性,其发展最终将会被非手术或创伤小的治 疗方法所代替。回顾结核病发展史,1944 年特效的抗结核药链霉素问世,后来随着高效雷米封(现称“异烟肼”)的出现,风行 一时的肺结核外科手术治疗几乎被淘汰。妇科的绒毛膜癌通过大剂量化疗有显效后,目前极少需要手术。然而肺癌要从首选手术治疗发展到非手术治疗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从目前已出现有效药物这点来看,应该相信这一天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