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 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关注问题(1) 穿刺点渗血:置管后 24 小时内,穿刺点少量渗血属正常现象,但患儿活动过度或凝血功能异常会加重出血。一般通过延长按压时 间、外置冰袋冷敷、压迫止血(如穿刺点上加纱布或使用弹力绷带)、 避免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等方法减轻出血。
(2) 导管异位:发生率为 3.7%~ 40%。常见原因为置管时体位不正确、胸腔内压力增加(如肿瘤压迫、胸腔积液、咳嗽、打喷嚏等)、
静脉解剖位置异常、上肢剧烈运动等。一旦出现导管异位,应尽快调整导管位置或重新置管。
(3) 机械性静脉炎:一般置管后 48 ~ 72 小时为高发期,好发于穿刺点上方 8 ~ 10 厘米处。穿刺置管过程中,穿刺鞘和导管对血管内膜及静脉瓣产生摩擦刺激引发变态反应,使得穿刺侧手臂沿静脉走形方向出现红、肿、热、痛现象,并可有条索状改变或局部硬结。上述症状主要通过以下方法缓解:①保持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 20 ~ 30 厘米);②避免过度活动;③穿刺点上方 8 ~ 10 厘米处外 涂喜疗妥软膏(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每两小时一次,连续三天; ④必要时热敷治疗,每天三次,每次 20 分钟。
(4) 感染:一种是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寒战,并从导管和血培养中分离出相同致病菌,而无其他感染源侵入。另一种是穿刺点感染,表现为穿刺点红肿、热痛,有硬结或脓性分泌物。预防感染应严格遵守换药时间,保持穿刺点处贴膜完整,保持穿刺点皮肤清洁、干燥。出现穿刺点感染应增加换药频次直至感染消退,严重感染须拔除导管。
(5) 血栓:导管对血管内皮的持续刺激和肿瘤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易诱发静脉血栓,可表现为穿刺侧肢体肿胀、疼痛、皮肤颜色青紫、肢体活动受限等;血栓脱落后如阻塞肺动脉,则有肺栓塞危险,可危及生命。因此,置管前应评估患儿 D - 二聚体指标(正常值为 0 ~ 500 纳克 / 毫升)及血小板含量,若 D - 二聚体超过 1000 纳克 / 毫升或血小板计数超过 300×109/ 升则需暂缓置管。血栓一旦出现,应使患肢制动并抬高,避免局部摩擦,遵医嘱进行药物外敷或热敷及药物溶栓治疗等。置管后 24 小时,穿刺侧肢体做握拳运动。适当运动、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等有助于预防血栓。
(6) 穿刺点渗液:不同原因造成穿刺点渗液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若因纤维蛋白鞘堵塞导管头端导致液体流向改变,出现渗液,可试用尿激酶溶解,无效后考虑拔管。若因导管漂浮移位或反折而出现渗液,经 X 射线片明确诊断后须拔除导管并重新置入。若因导管磨损、破裂而出现渗液,应根据破裂程度及位置,进行修复或拔除导管。若因患低蛋白血症而出现渗液,可给予穿刺点加压包扎,同时纠正患儿低蛋白状态。若因患儿机体对导管材质排异而出现渗液,如无法控制,可考虑拔除导管。
(7) 导管堵塞:导管维护不当、未按要求进行冲封管、药物沉积、血液高凝状态、胸腔压力增加导致血压反流、导管异位等均会造成导管堵塞。可使用尿激酶进行负压冲管,如不能疏通,则应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