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疫苗是不是真的有效?

关注问题

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居中国女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有“红颜杀手“的称号。201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例约为9.89万例,死亡人数约为3万例,相当于每天有83名女性因宫颈癌去世。目前,接种HPV疫苗是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手段,欧美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均将HPV疫苗作为宫颈癌综合防控的有效手段。随着宫颈癌疫苗在内地的上市,女性朋友圈里刮起了一股“疫苗风”,这个话题在最近成为了女性的掌上新宠。但是同时很多人也在纠结,这个疫苗效果怎么样?到底有没有必要打?首先来看看疫苗到底是如何起作用的。宫颈癌疫苗,正确的说法其实是HPV疫苗,这种疫苗预防的是HPV这种病毒,从而达到预防的作用。HPV病毒的基因结构并不是一样的,因此依据基因的结构将HPV分成很多型别。因此疫苗预防往往预防这种病毒,而别一个病毒的危险并不能消除。因此疫苗有研制具有挑战性,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二价”疫苗主要针对HPV16、18,在所有导致宫颈癌的HPV病毒中,它们占70%左右。“四价”疫苗除了覆盖HPV16、18外,对HPV6、11也可覆盖,HPV6、11主要可以引起湿疣。“九价”疫苗能覆盖HPV九种病毒(HPV6、11、16、18、31、33、45、52、58),能预防90%的导致宫颈癌的HPV病毒。不可否认这是目前较为可行的预防宫颈癌的方法之一。相对于其他的癌症,宫颈癌是可以早期预防可控的癌症,因此注射HPV疫苗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另外,HPV事实上是一种很容易传播的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感染率也很高,这也是推荐去注射疫苗的原因。

那么注射了疫苗就能一劳永逸了吗?当然不是。前面也说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的二价疫苗只能覆盖七成的情况,即是说,还有三成是不在疫苗的预防范围之内。另外,疫苗也不意味着就一定杜绝了宫颈癌发生的可能性,只能说是大大降低了发生的风险,如果不注意卫生,作息混乱,仍然会增加患癌的几率。对于女性来说,即使接种了疫苗,仍然应按照目前的筛查方案进行定期检查。

还有很多已婚女性想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打疫苗,对于这个问题,无法肯定的给出是或者否的回答。理论上来说,有过性生活的女性都有一定的感染了HPV病毒的可能,因此最好是先进行一个检查,如果尚未感染高危型的病毒,那么注射疫苗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肯定是不如没有性生活的女性的。

HPV大多通过性行为感染,所以HPV疫苗最好是在性生活发生前接种。但是HPV疫苗的注射标准并不是有无性生活,而是有无感染HPV病毒。世界卫生组织推荐,9~13岁女孩最适宜进行宫颈癌疫苗接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推荐范围更宽泛,9~26岁均可接种。和注射其他一般疫苗一样,注射HPV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小反应,如接种部位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或全身的不适等。偶有可能出现短暂的昏厥,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国外规定在接种完疫苗后,观察半小时后再离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