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关注问题

(1) 监测患者一般情况。患者术后在 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期间,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肺癌开胸患者术后病理生理的变化及各种因素的改变降低了患者通气功能,通气与血流的比值降低,进而可引起低氧血症,这些变化在术前原有通气功能减退的患者中更易发生。根据患者呼吸的幅度、频率及经皮血氧饱合度的变化及时给予充足的供氧治疗,必要时行双通道正压呼吸机无创通气,或予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以纠正低氧血症。每日检查电解质项目,结合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及术前心电图报告,掌握患者 24 小时出入量的情况,观察有无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对于心律失常者应加强心脏保护、抗心衰治疗和护理。积极的对症处理可减少呼吸衰竭及心衰的出现。

(2) 卧位的选择。全麻未清醒采取平卧位,全麻清醒后采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促使肺扩张和胸腔积液的排出。

①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者,应避免患侧卧位,选择健侧卧位,以促进患者肺组织扩张。

②全肺切除术后,要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 1/4 侧卧位,以免纵隔移位造成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功能障碍。

(3) 饮食护理。拔除气管插管后 4 小时可进流食,以后可进高营养普通食物。

(4) 保持呼吸道通畅。肺癌开胸术后,因疼痛、麻醉药等原因使患者咳痰功能减弱,气道纤毛活动度减低,以及胸部绷带固定,长时间卧床等也限制了呼吸,从而影响肺的复张,导致肺部感染,在原有通气障碍的患者中表现更为明显。因此术后在患者意识清醒及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采取半卧体位,利于通气并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常规进行气道雾化吸入,卧床期间嘱患者用膈肌进行深而慢的呼吸,深吸气然后用力从胸部进行短而有力的咳嗽。协助其定期更换体位,鼓励、指导患者在餐后 1 小时及餐前 2 ~ 3 小时进行有效咳嗽,通过有节律地、适度地叩击患者背部,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使患者可有效地咳出痰液,从而锻炼肺功能,促进肺的复张。对于年老体弱及咳嗽无效者,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5) 维持体液平衡。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防止前负荷过重而导致肺水肿。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应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量,一般 24 小时补液量控制在 2000 毫升内,速度以每分钟 1 ~ 1.5 毫升为宜。准确记录出入量,维持体液平衡。

(6) 观察引流状况。观察引流液性状、颜色及量,有无活动出血。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受压,妥善固定。

(7) 观察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有渗液、红肿。

(8) 疼痛护理。必要时给镇痛剂,避免因疼痛限制呼吸及咳痰。

(9) 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拔除胸管前指导患者在床上适当地活动,可有效预防肺不张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通气功能和循环功能。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及拔除胸管的情况下可在床旁活动,并循序渐进地离床活动。